糟透了,当我以為汉语拼音困难的时候,发觉自已几乎忘了怎样手写.
可怕,可怕!
買了蒙恬手写板才发覺也不容易.
还在慢慢的挣扎.
天!
糟透了,当我以為汉语拼音困难的时候,发觉自已几乎忘了怎样手写.
可怕,可怕!
買了蒙恬手写板才发覺也不容易.
还在慢慢的挣扎.
天!
3 minutes later…
3 minutes later…
Much later…
“mei mei no me, mommy jiji, go go.” translated:
“mei mei, luckily not me sit there, mommy drooling now, if I’ll you I will run.”
朋友打电话来哭得稀里哗啦的,和我说她和她的丈夫真的是覆水难收了。
听了心里非常惆怅, 两个月以来她在电话里已经多次表示不可挽救,但是“宁叫人打子,莫叫人分妻”,做朋友的除了聆听也不能做些什么。
再说这是他们两夫妻间的事,劝得到她留也好分也好,可是秋后算账,以后她有个三长两短,冬瓜豆腐的一不高兴起来,我反而成了千古罪人。
对我来说分手永远是很难过的事,虽然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对我这种邻居死了只蚂蚁蟑螂,也要望月长叹一番的“无事忙”来说,朋友的事就比邻居的亲戚更来得关心。
其实都说到离婚了,就表示难回头了,除非两个都儿戏。可是都还能哭得稀里哗啦的,那就是还有依恋,只要还有依恋为什么不能和解呢?
她问我为什么所有的缺点要在结婚以后才一一浮现?他们也不是认识才两三年,都已经在一起七年了,结了婚才出现问题。
原来七年之痒不一定要在结婚后才痒,一纸婚书之前的恩爱岁月也算在帐内。
七年里一直认为对方就是“那个人”,可是结婚之后,一纸婚书名正言顺明明白白的宣誓之后,才发觉原来他/她不是“那个人”!还好没有孩子,有了孩子才发现不是“那个人”的话,不成了被强奸吗?
(人家离婚很伤心,我那人家来开玩笑,什么朋友?)
她说他们之间没有火花了,很诗意的说:“烟火灿烂之后,人比烟花寂寞。”
我想说:“吵吵架不就什么火都有了吗?”
后来再聊下去才慢慢引出原凶 – 第三者!*头撞墙*
我说:“算啰,拱手相让啰,自己再去找第二春啦。”
她说:“不是他,是我。”
*wa-biang*
花了半个小时,任两个小朋友翻天覆地,才听到不是我以为的结果。
唉…接下去都一样小说情节了 – 不了解啦,寂寞啦,他不再听我说话啦,没有沟通啦,要自由啦…
她说结了婚没有自由,其实当恋爱,当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已经失去自由。结婚就说没了自由,那如果有了宝宝,自由更遥不可及了。
要自由的人不能结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死,两者皆可抛”这句话够老土了吧?可是还是惯用,越老土越高招。
没有觉得她对,也不觉得她错,这么大的一个人(和我同年)应该知道自己要什么。
一方面庆幸他们没有孩子,事情好办多了,而又想可能如果他们有孩子的话,说不定关系还是可以补救。她可能会牺牲自己更多的自由吧。
Anyway…没有人知道结果,包括他们自己。
电话响…
我:“哈啰。”
无声人:“…”
我:“哈啰!边个?”
无声人:“…”
我:“喂!边个?”
无声人:“你老母!”
我:“噢,嘻嘻嘻…系你啊。”
我老母:“系啊,你老母我啊…甘大声。”
我:“solly啰。”
给人骂了还solly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