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情况底下我报名参加了第一届大马部落格祭?不记得了,好像是有文鼓励的,真的不记得。
2007的812部落格祭的前后,我认识的部落客不多,而且也刚回到职场没多久,很多事情我都是懵懵懂懂的。
当时写部落格写得OK,然后有机会就参加了中时主办的全球中文部落格赛,后来又参加大马部落格祭。
参加的原因,为参加而参加吧,反正就是得空、看到了、就玩。
然后玩一玩就认识很多部落客。
因为认识了,每天就会读他们的部落格,每天读着来对大家做事的态度也有一定的了解了。
今年的部落格祭,虽然我不是筹委会的其中一份子,但是因为自己工作的环境也出席参与了好多场类似的活动,所以看了他们当晚的表现,就算我不在其位也想稍论其事。
我做事是有所怀疑的事从不参与,如果参与必全心全意。所以报名部落格祭的时候,无论第一届还是第二届都没有质疑过评审或者筹委,对我来说:Come on……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能避则避,有人做给我参加,算是承认我的存在了,哇靠,我还想怎样?
所以第一届没有很大块大块的嘉宾,who care?没有很华丽的布景,who want?没有很丰厚的奖品,who need?大家全凭一股热情,认真的做, 认真的玩。
第二届做得比第一届好很多,从自己工作范围所接触过event & function的角度来看,先说印刷方面,到场之后很自然的看到条幅和所有印刷品就在替主办单位做成本计算(costing),条幅+布景+册子+入门票+奖座-大部分(80%是吗?)的入场费做慈善捐=赔本。肯定。
平面设计,我喜欢,80分。
奖座质量和设计,比去年好多多,去年的只有三个字“论述类”,今年的很全面,logo也在了。去年的方块很四方,很另类,很avant garde,已经让我激赏不已。今年的方块仔细看,直直的边其实带点弯度,感觉更stylist。
场面如我所预期,很轻松,很自在,不拘谨。人数比去年多多了,做个简单的数学,报名人数有千多,淘汰下来有六百多,算一半在外地,交通不便不能出席,(很多是学生,学生有闲没有钱嗬。很多是年轻的打工一族,稍微有钱,但是没有闲吖。)所以人数方面比去年多我就觉得很不错了。
节目流程不是很顺畅,有冷场,不过不要紧,手上有杂志可以读,有蚂蚁部落村的册子可以看。
嘉宾倒是让我有点意外,原来Exabytes的老板这么年轻,原来捐款的对象是慈济,还有《星际大战》的cos play让我回家有得和双喜爸说:你上次说受中文教育的人对《星际》不是很热衷的想法是错滴。
刚刚才在无聊小站看到一篇…算是‘答辩’吧。关于捐款,我想说这只是个开始,这只是一个带动,这次是九百多,下次会更多,如果连着少少都不做,下次根本就不会存在。
下来如果认为奖品不够丰厚,赞助商不够grand的话,我告诉你,上回只有奖座,奖状也没有考虑到咧,更妄论奖品。做活动拉赞助不容易,拉不到赞助整个活动只好“站住”stand still。
感恩,做人要懂得感恩。
参加了两届的部落格祭,让我更期待第三届,因为有期待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进步。
最后……想对很多的部落客说:《部落格祭》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激荡工作坊》,当年的《激荡工作坊》也是凭着一股吃力不讨好的热情推动本地创作,如果当年没有《激荡工作坊》,大马的本地创作要什么时候才让人知道?
如果我对自己所参加的活动没有信心的话,那就是对我自己的部落格没有信心。